- A+
???? 須彌座是一種疊澀的基座。須彌座在印度*初采用柵欄式座樣,后來(約東漢初)才有上下起線的疊澀座,這大概是受鍵陀羅影響。須彌座在我們一千年的演進中,其形式大略經(jīng)歷了一個由"簡單一一繁縛一一簡煉"的過程,其飾面則經(jīng)歷了由"少一一多"的過程。
??? 六朝時期,須彌座的斷面輪廓非常簡單,在云崗北魏石窟中,可以看見它在我們的早期形象,無論是佛像之座,還是塔座,線腳都很少,一般僅上下部有幾條水平線條,中間是束腰,如云崗第六窟、第九窟浮雕塔下的須彌座和第八窟、十窟的佛像、龍門石窟古陽洞的佛座。此時須彌座的座壁大多素面無飾,或僅有一些簡單的蓮瓣紋、卷草紋。這種簡潔的風格一直到隋代仍非常普遍,現(xiàn)存的一些造像基座表現(xiàn)得很突出。
??? 大約到了唐代,須彌座有了較大的變化,疊澀層增多,外輪廓變得復雜起來,壁間用小立柱分格,內(nèi)鑲壺門,裝飾紋樣漸漸多起來。例如天龍山石窟第九窟漫山佛之座、佛光寺后無垢凈光塔基座、南禪寺大殿佛臺等。五代時期除沿襲唐代做法外,仍有一部分繼承了六朝簡潔風格,杭州慈云嶺造像和靈隱寺雙塔基座均是如此,可謂早期風格的再現(xiàn)。
??? 宋遼金之際,須彌座已十分成熟豐富,形式進一步走向繁緝,走向程式化,官方規(guī)定了具體的做法,北宋頒布的建筑專書《營造法式》中就有壘須彌座之制"共高一十三磚,以二磚相并,以此為率。自下層與地平,上施單混肚磚一層;次上牙腳磚一層,比混肚磚下眼收入一寸,次上筆牙磚一層,比牙腳出三分,次上合蓮磚一層,比筆收入一寸五分;次上束腰磚一層,比合蓮下眼收入一寸;次上仰蓮磚一層,比束腰出七分;次上壺門柱子磚三層,柱子比仰蓮收入一寸五分,壺門比柱子收入五分;次上尋澀磚一層,比柱子出五分;次上方澀平磚二層,比餐澀出五分。如高下不同,約此率隨宜加減之,如殿階基作須彌座砌壘者,其出入并依角石柱制度,或約此法加減。此雖然是一種頗為復雜的形式,但在宋代甚為流行,實際中的線腳不一定都與《營造法式》相吻合,可大體一致,諸如蘇州玄妙觀三清殿殿內(nèi)須彌座、寧波保國寺大殿佛座、'太原晉祠圣母殿座,以及應縣木塔第三層塔心室佛室。遼、金盛行密檐式塔,這種塔的基座是裝飾華麗的多層線腳須彌座。
??? 元代須彌座的形式,開始出現(xiàn)簡化的趨勢。由于刺嘛教的盛行,以及刺嘛塔的興起,平面呈亞字形的須彌座大量出現(xiàn),廣泛地用于造像和刺嘛塔中,如杭州飛來峰造像之基座和北京妙應寺白塔基座。
??? 明清時期,須彌座又走向簡煉,尤其是官式建筑*是如此,清官式須彌座的做法,按梁思成先生編《營造算例》:"須彌座各層高低,按臺明高五十分歸除,得每分若干,內(nèi)圭角十分,下柱八分,下果六分,帶皮條線一分共高七分,束腰八分,帶皮條線一下二分,共十分,上裊六分,帶皮條線一分,共高七分;上杭九分。眾多的明、清北京官式建筑的須彌座,清代北京大慧寺大悲殿觀音像基座、紹興蘭亭乾隆碑亭基座等,均是較為標準的清式須彌座。此時須彌座上的裝飾愈來愈豐富細膩,各部位都有許多紋飾,大量采用卷草、云紋、水紋、斷字、亞字紋、動物紋、蓮瓣紋等。因此這一時期的"簡煉",僅僅是對須彌座形體而言,在裝飾藝術上則是異常華麗,所以它不同于早期須彌座的簡潔形式。
??? 明清時期一些次要建筑的須彌座,并非都用官式做法,表現(xiàn)形式多樣,大同觀音堂三龍壁琉璃基座線腳輪廓構圖比宋代*為繁緝復雜。但這不是主流。在各地的民間建筑中,須彌座*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,呈現(xiàn)出豐富多彩的局面。
其他人閱讀了:
- 我的微信
-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
- 我的微信公眾號
- 我的微信公眾號掃一掃
您可以選擇一種方式贊助本站
賞